本文作者:huangp1489

大学之道翻译,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

huangp1489 07-18 13
大学之道翻译,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摘要: 大学之道的意思?如何理解《大学》中的大学之道?大学之道的大学的意思?大学之行译文?大学之道的意思?关于这个问题,大学之道通常指的是大学教育的理念和目标,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、创新...
  1. 大学之道的意思?
  2. 如何理解《大学》中的大学之道?
  3. 大学之道的大学的意思?
  4. 大学之行译文?

大学之道的意思

关于这个问题,大学之道通常指的是大学教育的理念和目标,包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、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。大学之道强调的是全人教育和终身学习,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度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,为社会做出贡献。

如何理解《大学》中的大学之道?

首先我想说《大学》这本书有两个版本,第一个是《礼记》的古本,第二个是朱熹朱子修改的版本。朱子就相当于是私意篡改,所以我们要读古本。

所谓大学之道,首先他是跟小学(童子的功课去洒扫应对)对应来说的,因此它指的是成人的学问。

大学之道翻译,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其次,大学之道,有三纲八目。

三纲:明明德(相当于明心见性)、亲民(相当于感化),止于至善。

八目:格物、致知、正心,诚意,修身,齐家,治国平天下。

大学之道翻译,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大学,即大人之学。

“大人”一词最早见于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“大人占之”。此处“大人”即太卜,太卜是周代执掌占卜的官员。这是有文字记载的“大人”一词之始。

其次“大人”一词出现于《易经》之干卦的爻辞中“九二,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”(《易经·干卦》)。此处“大人”一词已不是指具体某官职,而是指品德和智慧之杰出者。

大学之道翻译,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到了战国时期,孟子从心性上指示何以为“大人”。“公都子问曰:‘钧(同均)是人也,或为大人,或为小人,何也?’孟子曰:‘从其大体为大人,从其小体为小人。’曰:‘钧是人也,或从其大体,或从其小体,何也?’(孟子)曰:‘耳目之官不思,而蔽于物。物交物,则引之而已矣。心之官则思,思则得之,不思则不得也。此天之所与我者。先立乎其大者,则其小者不能夺也。此为大人而已矣’。”(《孟子·告子·上》)

孟子此处论“大人”,非从年龄上(生理上)立论,而直承心性上指示。其论与“大人”相对之“小人”,也是从儒门心性上揭示“从其小体为小人”,“蔽于物”,溺于“耳目之官”为小人,非谓其年岁之小也。

孟子论“大人”,乃直承相传为孔子所作的《易·文言》“夫大人者,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。天且弗违,而况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”而来。

除“大人”一词外,还有“君子”一词。在儒家,大人和君子可以互用。在孔子喜用“君子”,在曾参、孟子,则喜用“大人”一词。“大人”与“君子”其旨义虽一,俱在描述圣贤生命的品质与境界,然其表述角度各有偏重:“君子”一词,重在表示圣贤生命中温柔敦厚的特性;“大人”一词,重在突出圣贤生命中广大高远的一面。

出自潘麟《大学广义》

大学之道的大学的意思?

“大学之道”的“大学”指的是:

一是“博学”的意思;

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“大人之学”。“大学之道”是儒学经典《大学》开篇第一句。《大学》原本是《礼记》中的一篇。宋代人把它从《礼记》中抽出来,与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中庸》相配合,到朱熹撰《四书章句集注》时,便成了“四书”之一。

大学之行译文?

应为大学之道

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,学习和应用于生活,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;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;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;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;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。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,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。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,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。

 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,先要治理好自己国家;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;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,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;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,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;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,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;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,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;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、研究万事万物。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、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;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;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;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;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;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;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。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,都应该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。

  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,而彰显明德,认识本心,表里如一。意念才能真诚;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;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;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;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;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。上自国家君王,下至平民百姓,***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。

 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,家庭、家族、国家、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。不分轻重缓急、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,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!这就叫知道了根本,这就是认知的最高境界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ngpw.com/post/4789.html发布于 07-18

阅读
分享